2024年12月5日-7日,2025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“我的钢铁”年会在上海盛大召开。
7日主题大会上,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、主任李拥军主持题为“用钢新趋势与钢铁产业转型升级”的圆桌对话,邀请5位大咖,共论如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及定制化需求等话题,深入剖析钢铁产业转型升级之路。
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了1000万辆,预计2025年将会达到1300万辆,不过新能源汽车也面临减重和减量化发展的要求,这对汽车用钢而言,是机遇也是挑战,建议汽车用钢从三方面做突破:一是高强化汽车用钢;二是低密度材料研发;三是坚持产品的高端化、绿色化和智能化制造。
企业绿色发展应包括两个方面,一方面产品生产过程中应用绿色制造技术,降低碳排放量,另一方面需延长产品寿命,减少不必要浪费。一些企业在使用了冠洲板材后,厂房的使用时间变长了,也不断复购冠洲的高质量产品,因而需要通过高品质的产品和更个性化、定制化的需求引领市场往高质量方向发展。
对公司产品而言应如何适应市场、适应终端客户的需求,有四个方面要点:首先,进一步加深与Mysteel的合作,多应用“我的钢铁网”的大数据服务,更好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;第二,坚持“以效定产、效产结合”,在这个过程中加大设备的更新换代力度,提高工艺装备的技术水平;第三,进一步加大产品的研发和创新,使产品更贴近市场和用户;第四,建立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。
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,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正日益成为经济的支柱。对钢铁行业而言,产量达峰后,行业已经进入存量甚至减量发展的大周期。因此,钢铁企业需适应新的产业变化和新型制造业发展,尤其要注重产品结构调整,加大科研投入,积极与科研院校、机构合作,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研发、应用新材料,这也是建龙重工集团正在努力的方向。
今年市场呈现“两个集中”特点:一是市场占比向头部企业集中;二是建筑央企采购管理逐步从过去分散式采购向集团化采购转变。对终端企业而言,应满足客户的个性化与定制化需求,主要包括四个方面:一产品质量;二是差异化产品供应;三是丰富支付体系;四是全面提升服务层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