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400-086-0616
  • 0537-2902388
  • 济宁任城经济开发区山博路南、志学路西
400-086-0616

油田“四变” 坚持绿色转型之路

标签: 油田绿色转型

面对新能源迅猛发展的势头,传统油气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之路怎么走?这是中国石油需要以实际行动解答的时代之问。

中国能源企业已进入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的攻坚阶段。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,努力端牢能源饭碗,同时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努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建设美丽中国,中国石油作为能源央企肩负了双重任务:既要稳油增气当好中国能源保供的“顶梁柱”,又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行者,需要增强能源产业链系统韧性,破解能源安全、清洁低碳与经济性难以同时实现的“能源不可能三角”难题。

油田作为三大国家石油公司的上游业务主力,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具有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。以中国石油为代表的国内石油公司,立足国情和油情,统筹兼顾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,因企制宜发展新能源业务,加快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,以生态优先、多元融合、多能互补为特色,建设油、气、热、电、氢能源生产体系,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绿色低碳转型之路。

一是油田变“电田”。油田积极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,在辽阔的沙漠、戈壁、荒漠地带,依托油田地域优势开发绿色能源。

二是油田变“热田”。油田利用勘探开发技术开发地热资源,不仅为油田生产供热,还为城市提供地热供暖服务。

三是油田变“氢田”。油田的新能源发电达到一定规模后,为了解决风光电的远距离输送,缓解新能源消纳压力,需要把风光电转化为绿氢,实现高效运输利用。

四是油田变“储碳田”。油田通过CCUS(碳捕集、利用和封存)技术实现埋碳,把捕集来的二氧化碳注入地下,既能驱油增加采油率,也能在地下储存二氧化碳。

油田是中国石油绿色低碳转型的前沿阵地。中国石油加大了油田绿色转型投资力度,积极推进绿色油气田示范建设。青海油田格尔木燃机重启及配套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,中国石油喀什地区1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、吉林大型集中式风电、北京中深层地热供暖、玉门规模化绿氢等一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,吉林油田建成国内首个全产业链、全流程CCUS-EOR示范项目,中国石油的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取得历史性突破。中国石油正在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,推动单一油气业务向油气、地热、风光发电、气电、绿氢、储能等多元供能转型升级,力求打造多能互补、保障有力、高效灵活、经济适用的综合性能源供应服务体系,着力构建“油气热电氢”绿色产业结构和低碳能源供应体系,同时通过节能降碳、清洁替代为实现“双碳”目标多作贡献。

油田“四变”实践表明,油田把传统油气与新能源业务融合发展,实现减碳、埋碳的同时降本增效,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已经成为石油企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特色优势。油田应当成为石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主引擎,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,与相关产业转型联动,共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。一方面,油田新业态可以向能源下游产业链延伸,比如把油田生产的绿氢供应给炼化企业,把炼化企业捕集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输送到油田用于CCUS项目,实现双赢互利。另一方面,油田新能源业务可以和就近区域高能耗产业合作,比如钢铁、冶金、化工企业合作扩大氢能开发利用,促进区域产业协同转型,扩大低碳转型“朋友圈”,带动相关企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。